(通讯员 林钗 文字记者 林钗 摄影记者 林钗) 4月15号上午11:00,第二届“版辩羊城,权论新篇”广州大学辩论邀请赛半决赛第二场比赛在辛亥革命纪念馆拉开序幕。对辩双方分别是暨南大学志愿队和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队。
本次辩论赛以网络版权的保护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还是技术手段为辩题。暨南大学志愿队作为正方,所持观点是“网络版权保护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而作为反方的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队,他们的立场是“网络版权保护主要依靠技术手段”。
(暨南大学志愿队辩手风采)
比赛正式开始,暨南大学辩论队一辩开宗明义,先定义了版权的概念,并解释了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的含义。随后从两者的内容范围、主体保护范围和保护的合法性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用慷慨激昂的立论陈词有力地论证了“网络版权保护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在接下来的驳立论环节中,反方忽视了网络版权的权利归属问题,并回避了“技术手段是否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的质问,而正方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片面的立论,将计就计进行辩驳。
(对辩双方的精彩辩论)
在最紧张刺激的质辩和自由辩环节,反方辩手抓住法律手段的漏洞和滞后性等论点进行辩论,并多次强调辩题中体现的主要性问题。同时,反方辩手以知名网站的维权为例,有力地反驳了对方提出的技术手段维权成本高的问题。正方辩手亦不落后,针对技术被破解的问题质疑其合理性,并指出其第对社会公众利益的忽视。双方辩手妙语连珠,辩彩飞扬,难分伯仲。
(龚麒天法官对正反双方的点评)
到了最后的评委点评环节,正方对于“技术手段需要法律的确认”把握到位,但对辩题的把握和推进,反方略胜一筹。经过评委的商讨之后,主席宣布比赛结果,暨南大学辩论队虽遗憾落败,但暨南大学的辩手在比赛的过程中体现出其特有的魅力,充满自信,智勇无双,令人佩服。希望他们余勇可贾,在后续的比赛中持之以恒,不忘辩心。
(选手与法官合影留念)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团委学生会
2018年04月16日
(责任编辑:陈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