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红网入口
服务报道 首页  新闻速递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打造暨南“梦工厂”

发布时间:2016-04-15 02:06:00
内容来源:admin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自然离不开高素质学生的培养。《暨南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与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 年)》(简称《方案》)中提出,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是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我校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紧扣人才培养这一高校的核心任务,充分考虑侨校的特殊校情和学生特点,将全面提高与针对培养相结合,统筹资源,搭建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打造了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升级模式”。

思政教育:线上线下齐发力

    《方案》提出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要求,我校学生工作也正朝着这一方向改革。

    “现在95 后的学生不太愿意接受纯粹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其教育效果和受感染的程度也不是那么高。”学生处处长区向丽表示,在“互联网+”的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但同时也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也下大力气实现与“95 后”群体的“语言共通”。

    学生处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暨南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自2011 年上线运行以来,关注人群已超过万人,每天推送同学们普遍关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介绍优秀典型的“ 暨南辅导员”与“ 卓越·繁星”、学长学姐“朋辈分享”等,让同学们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了解学校的学生工作信息,感受身边榜样的正能量。“微信推送的学长学姐都很厉害,不仅成绩好,而且各方面都玩得转”,来自生科院的汤同学说。

    尽管如此,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还是有可能被淹没,其信息传送的精准度和实效性还存在不足。有鉴于此,学生处还大胆创新工作方式,与腾讯公司密切沟通,推出了国内高校首创的“大招”——学生工作企业号。区向丽介绍,虽然目前该企业号还在开发阶段,但是已经基本做到本科学生数据全覆盖,能够实现学校与学院、学院与辅导员以及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分类对接,点对点对接,已开发了36 个应用功能。未来,学生处还将与学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教务处等有关部门对接,开发更多便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应用,实现消费明细查询、绩点查询、奖学金申请评定、活动场地申请、投票、借书查询等功能。

    通过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我校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也得到同步的提升,这也是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团委打造了以“红网”为基础,以微博、微信为引领,以“青年论坛”为辅助的三级网络综合宣传平台,开设了“ 暨南大学团委”微信订阅号。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校团委每年都会开展公益活动,如一年一届的志愿者文化节,通过公益培训、公益体验、公益实践、公益交流、公益评优等多种形式,搭建多层次立体的公益平台,全面营造校园公益氛围;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全国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积极助力西部繁荣发展;坚持开展“广西助学”特色品牌公益项目,每年深入百色革命老区走访资助贫困留守学生;定期开展启慧学校、鹭江老人院等常规化志愿服务基地活动。“每次看到公益信息和新闻都很感动,公益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推动了公共政策的完善,公益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现任校青协副秘书长杨嘉明说。

    据成品兴书记介绍,校团委正积极开展“团建创新”项目立项申报及评审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历时两个多月的团支部风采大赛,经过层层选拔、舞台展示、跟进报道,真正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成品兴说:“我们会定期开展基层团支书培训,同时指派团委干部对接若干学院,下到团支部共同参与主题团日活动。”

拔尖人才:是学霸也是领袖

    为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学校各个部门都按照《方案》在积极做出改变。优化第一课堂,统筹推进创意、创新、创业等“三创”实践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第一、二课堂与实践实习“课堂”、海外研修“课堂”等六类课堂协同培养,学生成长的“课堂”越来越丰富。最基础的就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专业学习。教务处凝炼专业标志性课程,在通识课和专业课中加入创新创业元素。“创新性思维”就是即将由教务处主持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高水平大学竞争力的根基所在是学术科研,挑战杯项目能让学生回归本位,在专业领域好好学习,在学习之余好好科研、在学术上得到锻炼。”成品兴说。

    为了调动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校团委制定了专项文件,“挑战杯”学术科技立项的经费从20 万元跃升至150 万元。“为了让学生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团委和各个参赛团队进行对接,为他们量身定做培训方案,邀请各领域专家进行指导。”在各部门的努力下,2015 年我校挑战杯成绩优异,报送“ 挑战杯”国赛的6 件作品全部获奖,共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3 项和“累进创新奖”金奖1 项。

/

(“挑战杯”参赛团队认真备赛)

    培养高水平的学生仅仅依靠专业学习显然不够,带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还需要领袖型人才。“领袖型的人才,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发挥很强的统筹协调和创新引领作用,工作后也很容易脱颖而出。我们发现在校院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的,毕业以后的事业发展都挺不错的。”区向丽说。

    由学校学生处主办,被誉为暨南园“奥斯卡”的优秀学子及班集体颁奖典礼以及“5A 卓越引领计划”就以挖掘和展示在学术、公益、道德等领域有突出成绩的暨南学子为主要目的,并设立“暨南之星”“学术之星”“道德之星”等奖项。

/

(“5A卓越引领计划”颁奖现场)

    “我们希望典型的树立能够影响更多的学生,激励他们,让他们知道以后要怎么去做,而评选的过程本身也是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过程。”在此次的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中,“学生领袖成长计划”,尤其是“优秀港澳台侨学生领袖成长计划”已经成为了学生工作综合改革措施中的一个主要名词。

    目前,作为我校“学生领袖成长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学生领袖研修班已经实现了课程化,作为一门选修课正式在校内开始实施,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 个模块4 个阶段,每阶段1 学分。提前进入本科新生训练营的300 名志愿者,从踏入暨南园的那一刻起便被纳入学校的学生领袖成长计划中,开始对他们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

    针对港澳台侨学生,学生处则专门组织实施了“千百十育人工程”。“每年重点针对1000 名优秀港澳台侨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选拔100 个优秀港澳台侨学生领袖进行重点跟踪培养,重点组织开展10 个特色港澳台侨学生事务项目,”区向丽解释说,以“中国梦”教育为主线,通过开展学习体验、朋辈分享、社会实践、对外交流等形式,全方位提升港澳台侨学生的综合素质,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有普及化的学生培养,亦有专业学术型和领袖人才的培养,在不同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培养高水平“暨南精英”的平台正越来越宽阔。

创新创业:打造暨南“梦工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亦被列入《方案》,由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协力推进。其中学生处牵头为暨南学子打造的“暨南创新梦工厂”项目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暨南创新梦工厂”项目旨在为暨南学子建造一个全方位的校园众创空间,在这个“梦工厂”里,校内外的创业者、投资者、政府、企业等携手,营造了健康、良性的校园创新创业生态圈。

    2015 年10 月,在一个有着时尚涂鸦的集装箱里,“暨南创新梦工厂”的第一个项目——四洲紫菜生活馆正式落户南校区,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也正式揭牌。这个项目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开发、运营和管理,是粤港青年学生合作创新创业的代表。“全方位的市场调研、企业化管理、财务运作、员工培训、产品质量监控、风险评估等,所有的事务我们都是零起步,虽然辛苦,但是大家乐在其中。”作为项目发起人之一的孙维说。

    虽然创业路上困难重重,但是学校领导、校内各部门也都给了同学们大力的支持。除了戴德丰校董的捐资外,学校也配套专项资金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南校区管委会无偿提供了场地、配套设施等,为项目的顺利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戴德丰校董还选派香港四洲集团的业务骨干定期到校,对创业团队进行培训;学生处更是派出了两名指导老师, 从项目设计、团队形成到日常运作,都带着同学们一起做。

/

(“赢在创新”大赛中,暨大学子研发的无弦激光竖琴)

    由教务处主办的“赢在创新”大赛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全校性大赛,目前已有数十个项目借此平台取得成功,并孵化出“穿透传媒”“地球村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等8 家注册公司,产生经济效率数百万元。

    在此基础上,我校与广东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有限公司共建的“WE 创空间”为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场所、创业条件,这一众创空间由“赢在创新”大赛、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三大版块构成,渗透项目筛选、培养、转化各个环节。

    校团委也在联合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多形式地开展“暨南青年创业讲堂”,同时申报并获批广东省高校共青团“ 青创空间” 孵化中心示范点,积极推荐优秀学子参加广东高校首届“青创100”研修班。

    据介绍,今后学校还将加大工作力度, 争取更多校友、校董和企业的支持,校内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一起打造更加完善的暨南“梦工厂”。

 (校报学生记者  温婧  刘晨光  钟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