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红网入口
服务报道 首页  学院风采

【国际关系学院】激发兴趣,挑战自我—对何沛宽同学采访

发布时间:2015-11-20 02:56:00
内容来源:admin


    (通讯员:方艺达 文字记者:杨阳)背景介绍:为推进“宁静致远工程”的实施,以培养学生“志存高远,崇尚学术,渴求知识,至臻学业,多面发展”为工作抓手,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优秀的育人环境,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组织开展了2015年“挑战杯”竞赛等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申报活动。我院(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关”)国际政治专业2013级的何沛宽同学成功入围2015“挑战杯”第二批立项。本稿采取对话的形式,揭开她成功立项的背后故事。希望借此文引起大家对“挑战杯”竞赛活动的积极关注,并将何同学的宝贵经验分享给有兴趣参赛的同学!

    1、:首先恭喜你成功进入“挑战杯”的第二批立项,这也是国关学院的荣誉!那么,你当初是如何想到申报“言论自由”方面的题目呢?
       答:谢谢。当初申报这个课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是受时事热点的启发,2015年4月份,毕福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大家平时生活中不时会调侃道,“不敢乱说话”,然后以毕福剑等带有符号性的字词一笑置之。简单的谈话虽然无足轻重,但是总会使自己想到一些什么,比如说到底言论自由是什么、有什么限制等等,偶尔看到一些相关的信息啊,都会产生一些疑惑。总的来说算是好奇心作祟啦~~哈哈。第二个原因呢,就是偶像级人物使自己对言论自由主题印象的加深。某天翻书看到鲁迅先生杂文选里面有一篇提到言论自由的界限,提到虽有言论自由明令但终究要谨慎说开。这些言辞出现在八十多年前,对于现今还是可以对上号。

    2、:也就是说,灵感源于你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以及自身的思考。据了解,以“言论自由”作为课题方向,你当时还有一些犹豫。那是什么促使你最终确定该题并决心深入研究呢?
       答:没错,当初申请2015“挑战杯”立项时,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深入。当学校发出第二次立项申请(2015年6月左右)通告时自己恰好也有想深入了解的东西,便打了个小算盘,先定下关键词:言论自由。也考虑到自己做课题的能力问题,除了以“言论自由”作为关键词的课题外,自己并不是没有其他的想法,在对比了自己完成“言论自由”这个课题和其他几个略有想法的课题的能力后,包括在自己的知识面、访问对象还有时间空间等因素,最后才确定下来,然后就开始着手填写申报表的事了。

    3、:能否分享一下你的申报过程?给同学传递一些经验。
       答:在申报过程中,第一件事情当然是看着申报表填写各项内容。在填写之前,我先看了一些之前立项成功的申报表,申报表的填写包括申请项目中的主要内容、方法、意义和研究思路、预期难点和成果等等,申请的成败就在此一表了,所以当我的课题申报表第一版完成时和我最后提交一版申报表内容上除了关键词没有变化,其他都有很大的改动。第二件事就是在申报表雏形出来之后找一个和课题相关的指导老师以及对申报表进行修改啦(当然找指导老师可以说在很早就确定下来了)。因为大一的时候上过一门课,那门课的老师特别欣赏鲁迅先生,心想这老师必然会支持这个课题,然后在网上通过老师的一些作品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

    4、:申报过程中有遇到一些挫折和阻碍吗?怎样寻求解决?
       答:当然。开始的时候,罗老师对我申报课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政治意味太浓,很难通过!于是我们就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包括我申报课题主题的细化、调查主体范围的缩小,当然最重要的是,将我本来偏向政治讨论的主题(对言论自由的认知与国家认同感的关联性)转为以文化差异作为主要因素去探究整个课题,降低话题的敏感度。
    由于我申报项目的时间有点仓促,所以在申报项目(个人项目)的几天里都是在不断地查资料、修正,然后得到指导老师反馈再修正,来来回回,在课题的研究现状(我觉得对这方面的了解特别花时间,如果要写得足够详尽的话)、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等之间修改,尽可能地写得有说服力而又不空洞。指导老师在项目申报表的指导工作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该去找推荐专家了。
    学院的老师超级nice,代帆老师和陈文老师看了我的申报表后,以最快的速度给了我回复——这是整个申报过程中几乎最顺利的环节了!

    5、:看来,参与“挑战杯”确实是对自身发起的一个不小的挑战呢。那么,对于成功入围校2015“挑战杯”的第二批立项,你有什么感想吗?
       答:没错,这次挑战杯立项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自己。因为我申请的是个人项目,申报工作就要自己主动去完成,这样子的话一来使得自己对项目申请的流程也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而且,在课题申报中,修改修改再修改,这样的过程简直就是一次培训课,教得人不敢再用一个空泛的题目去做,哈哈!这种实践经验在之后的课程论文上也起了不少作用呢!上面也提到了我申请项目的时候时间比较仓促,导致在填报申请表和找推荐专家时的时间都比较紧,这也是一个教训呀。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给予自己指导的罗老师还有推荐我这个项目的代帆老师和陈文老师,包括提供相关资源给我的Linda(国关2013级学生:林润)和提醒我要完善申报表的程涵师姐!

结语:在这篇采访文稿完成之际,学校团委又下发了《暨南大学关于开展2016年“挑战杯”等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第一次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预发)》(http://tw.jn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3&id=592),真心希望我院有更多同学能够从何沛宽同学的事例中得到有益的启发,积极申报。

国际关系学院
2015年11月20日
(责任编辑:方艺达)